找到相关内容15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六门教授习定论

    如是九住,虽状态各殊,然均能於境不散、不异、不离,得为名住。是皆定前之加行,至得等引而後,方堪修习正定止观也(九住偏於止,而为止观之准备工夫,绝不可废。传译三藏中唯《解脱道论》略具其说,今特资以解释。...意乐门就习定者自身言,余三门通他)。首举意乐,即颂所谓‘求解脱者’,乃定学根本。定由功效分世出世间二种。世间定通于外道,效验不出生死流转,佛法中仅调伏烦恼不令暂起者亦为世间定。永断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666674.html
  • 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讲记

    。至如何保任此心使相绩存在,则待於娴习止观,令散漫之心,得以专一。此有二书,堪为准绳。 一 《解脱道论》。中土自六代以来,於止观学虽有阐发,惜於方法原委,莫能详焉。天台畅谈止观, (著有《摩诃止观》)...此界据小乘之界而说,实则非小乘所知),一切法等依为宗。是依具染净二分,由此二分依义,於是转舍转得之义成,至此始刊定转依之义,而易旧说之解脱也(小乘解脱乃由系缚而解脱,即离系果义),转依,解脱,实为一义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066678.html
  • 略论“苦行”

    上书 p.62。   [25] 同上书 p.61。   [26] 《持心梵天所问经·分别法言品第三》。   [27] 《佛说黑氏梵志经》。   [28] 《解脱道论卷第二&...教理主旨的概貌。因为,对于任一宗教来说,整部的教理无论玄奥芜杂至何种程度,最终总要落实于获救赎、得解脱的修行实践,而通过作为一种修行实践的苦行,便多少可以还原出教理整体的精神了。其二,是因为好奇于苦行...

    赵菲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3067505.html
  •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

    解脱道论》及《清净道论》。  巴利藏《小部》的《无碍解道》有引经说,四谛“是如,不离如,不异如。”[37] “谛”(sacca)是“如”(tatha),“如”是“不异”的意思。依《无碍解道》〈现观论〉言...,厌、离欲、灭尽而得解脱。这在《杂阿含经》251经及256经可以明白知道。另,现观虽有正断烦恼的能力,可是我慢等微细结使尚未清除,这在《杂阿含经》卷5“103经”(大正2?30b)称为“乳母衣余习”。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1468036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八)

    正42.562c):“卧安、觉安、天护、非人爱、不毒、不兵、水火不丧、眠无恶梦、死生梵天、在所得利。勘《华严经》。又《解脱道论》明修慈有十一功德:一、安眠无惊怖;二、觉安无恶相;三、无恶梦;四、为人所...岳三涂;应法师云,春秋有三涂危险之处,借此为名;通慧云,有本作途,非也,须作涂泥之涂,后人妄云畜生、饿鬼、地狱名三涂,当知此单指地狱也。然此指归之说,非但违于吾教四解脱经刀、血、火三之文,又复诬其应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568461.html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——王恩洋先生的一生

    初步,应以儒家修身立命,成己成人。民胞物与,天地一体之义为准则。第三章“解脱道论”,认为儒家虽能淑世而不能出世,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,故须依照佛教的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断除烦恼,才能彻底离苦得乐,超出尘世。...生老病死的问题,它以向后解脱为主。对这三大方面的人生问题,西方、中国和印度各有其解决的途径。西方为民主与科学,中国为儒学,印度为佛学。中、印文化无可非议,惟早熟耳。西方文化正兴旺发达,物质文明成就特高...

    李豫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069623.html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王恩洋先生

    章“儒学大义”,认为淑善人生的初步,应以儒家修身立命,成己成人,民胞物与,天地一体之义为准则。第三章“解脱道论”,认为儒家虽能淑世而不能出世,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,故须依照佛教的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断除...三是对因果生老病死的问题,它以向后解脱为主。对这三大方面的人生问题,西方、中国和印度各有其解决的途径。西方为民主与科学,中国为儒学,印度为佛学。中、印文化无可非议,惟早熟耳。西方文化正兴旺发达,物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173556.html
  •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

    戒梯,禅亦不立。复次,破戒之人,结使风强,散乱其心,其心散乱则禅不可得。持戒之人,烦恼风软,心不大散,禅定易得。如是等种种因缘,是为持戒生禅波罗蜜。”戒的前提,就必须要有信心,如《解脱道论》说:“云何...种种快乐幸福的追逐。如果我们出家人,还是天天去追逐世间的利益和快乐,就跟学修佛法的目的,跟自己的初发心相违背。《大庄严论经》说:“禁制于恶马,禁制名善乘,不制名放逸。居家名牢系,出家为解缚。汝既得解脱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377137.html
  •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(2)

    《八吉祥经》(一卷)、《孔雀王陀罗尼经》(二卷)、《舍利弗陀罗尼经》(一卷)、《菩萨藏经》(一卷)、《解脱道论》(十三卷)、《阿育王经》(十卷)等,凡十部三十三卷。   天监十八年(519)...得以解脱罪恶,于是改变方法只求依靠他力。在经典中记载有阿弥陀佛曾发大誓愿,愿以连续的转世再来为众生作诸善事,所有念诵圣号至一心不乱者都可发愿临命终时往生极乐国土。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远在源空之前就见知于日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3281886.html
  • 中泰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

    《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》一卷、《菩萨藏经》一卷、《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》一卷、《舍利弗陀罗尼经》一卷、《八吉祥经》一卷、《十法经》一卷、《解脱道论》十三卷、《阿育王传》五卷。   可以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12787170.html